演出介绍
汉唐舞蹈剧场《俑Ⅲ》
演出时间:2023年4月7日19:30
2023年4月8日19:30
2023年4月9日14:00
演出地点:上海国际舞蹈中心 大剧场
演出时长:约70 分钟(无中场休息)
演出票价:80/180/280/380/480/580元
编舞:田湉
友情提示:
1.观众凭当日有效演出纸质票入场,一人一票,对号入座
2.1.2M以下儿童限制入场,婴儿谢绝入场
3.儿童须全票入场,一般情况下儿童请在家长陪同下入场
4.军人、残疾人员、70岁以上老人优惠票须凭本人有效证件原件至售票处购买,一人一证,票证一致方可入场
5.本演出必须持有效票张,完成验票和检票后方可入场。收到票纸后请您妥善保存,若发生丢失、损毁、涂改将无法补发,谢绝入场。
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剧场青年孵化平台委约
踏春而归,载誉之作 《俑Ⅲ》 升级再演
九支短舞,八件文物 ,三度编创升级
诗画陶俑, 激活数千年间静止的身姿
回溯历史,现代与古典在舞台奇想中共生
田湉“俑”系列的第三号作品《俑Ⅲ》即将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大剧场升级再演,早在初次上演时,《俑Ⅲ》便获得诸多赞誉,时隔两年,《俑Ⅲ》踏春而归。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里,你将看到过去与未来的交融,看到薄纱长裙曳地的风流,看到霓虹光影闪烁的奇幻。在春风苏醒的季节,看到古典之美在当代审美下的复兴,《俑Ⅲ》将带领上海的观众进入博物馆奇妙夜,共赴一场春日夜宴。
九支短舞,凝聚舞俑、古画、诗词的至美之核
《俑Ⅲ》由《簪花》《唐乐宫图》《胡服美人图》《蹲蹲舞我》《塞外》《行吟图》《穿深衣的贵族I》《穿深衣的贵族II 》《小踏歌》九支舞蹈组成,它延续了中国古代舞俑的意象主题,同样是对历史中身体姿态的重访;与此同时,较之前两部作品,《俑Ⅲ》里的身体更当下、未来、也更具想象力。
俑系列的灵感源泉是乐舞俑,从汉至唐,留下了诸多倩影。西汉楚王墓中的乐舞俑,曲裾深衣,发髻向后挽就,轻抬右臂,长袖抛甩,陶泥塑就了彼时身姿。《簪花》的灵感则来自唐朝周昉的《簪花仕女图》——"绮罗人物"画的代表之作,光洁华美,或戏犬、或拈花、或扑蝶,画尽了性情言笑之姿。
《俑Ⅲ》并不以故事为重,强调的是一种"感觉",是当今人吟诵古人诗句时,由心而生的一种共鸣。星河斗转,世代变迁,仍有歌传,仍有舞踏,田恬便从这诗词、古画、舞俑中提取审美的真意,激活数千年间静止的身姿。
《簪花》 行行,小垂手,柳无力。
《唐乐宫图》 凝眄,娇不移,度繁节。
《胡服美人图》 懒起,鹅黄翦,小花钿。
《蹲蹲舞我》 坎坎,鼓我,蹲蹲焉。
《塞外》 蹑影,持酒,急迢迢。
《行吟图》 寥寥,飒飒,水流觞。
《穿深衣的贵族I》《穿深衣的贵族II 》 辘辘,廊腰缦,盘盘焉。
《小踏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推荐导师】
北京舞蹈学院副院长 教授 邓佑玲:
“田湉以俑为题,不断以身体语言和现代舞台手段探寻文化的历史记忆与当代表达,使其作品在形式之中并在形式之上获得更大的意味。这与她'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的诗外功夫是分不开的。“
【学术导师】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名誉院长 美学家 叶朗:
“田湉的系列作品具有厚重的历史感、文化感以及较高的美学价值。编导一边着力于复活古朴的舞俑形态,一边尝试着对不同形式的探索与创新。这样试图打通古今的创作实践,也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更具意义和值得鼓励的。”
【业内评价】
上海戏剧学院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著名编剧、剧作家 罗怀臻:
“越古典,越现代——田湉眼中的‘俑’是现代的,它们是传统工艺与当代艺术活的载体,是古人与今人、艺术与生活的彼此照见。越稚朴,越玲珑——田湉复活于舞台的‘俑’的系列演出,求真求拙,力戒雕饰,却是生趣盎然,意涵深远,妙不可言,从中见出她的童心、匠心、玲珑心。舞蹈家田湉是当代杰出艺术家群体中的一个独立存在,可以复制,不可替代。”
剧作家 剧场导演 张献:
”想象和激发想象是艺术的生命体征。既然已经非常久远了,为什么不让它更久远:田湉的‘做旧’和‘时尚’,两极相通。”
舞林秘籍公众号主编 舞蹈评论人 梁戈逻:
“她(编导)的古典题材作品,你能看到一种与当下,与今天,与你我的相关,因为她所追寻探索呈现的,正是我们的历史中,一脉相承的美与灵思。”
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麟:
田湉的俑系列作品是近年国内舞蹈原创作品中受到观众好评的作品。编导从传统文化和美学立意,用当代舞蹈动作发展理念构型,用现代舞台视觉理念呈现,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构建起一个跨越时空的对话,让留存于历史长河中的传统舞影历久弥新。
上海电影艺术学院 演艺学院院长 曲慧佳:
“俑系列跳脱了既往中国古典舞的创作模式,编导已然走出了自己的艺术创作风格。从作品中,我也一直能够看到编导本人,她的样子和气质。因此这是一部将共性、个性,文化性、艺术性完美融合之作。“
广西艺术学院舞蹈学院副院长 谷舞典点舞团艺术总监 黄磊:
“俑Ⅲ在时间中,对历史的凝视化作一种近乎异邦的想象,光影的前卫实验构筑了空间修辞。当这些扑面而来,过去与当下,在剧场时空中找到了耦合点。”
古今共生,多媒体全面升级后的奇想舞台
田恬在创作时并不泥古,她所期望的,是"观众走进剧场观赏《俑Ⅲ》的舞蹈,就好像在游历博物馆、美术馆,感受到古代文明一页页在眼前展开的震撼。"现代博物馆里不可缺少的那些灯光、多媒体等现代科技产物,也被她吸收活用在《俑Ⅲ》的舞台上。
参观者隔着一方展柜,凝视灯光照亮的古物,物件不知时光流逝,却铭刻着历史,静谧中有无声的表达。当舞者们在全黑的、空无一物的舞台上舒展肢体时,你仿佛看到玻璃展柜中的人俑在乐声中"活"了过来,无需多余的装饰,不必再多的言语。田恬对《俑Ⅲ》中的光影、多媒体进行了全面升级,力图以前卫的实验去触碰融合的可能性,打造出一种古典韵味的"赛博朋克"之风。
【主创列表】编舞:田湉
舞者:朱耘君、王蒋悦梦、陈颖欣、李澳雪、于露、王勇、李龙、杨芮、孟柯妤、陈芊羽、徐子琪、王茜睿、韩吉睿滢、黄顶顶、郭瑷玲、王逸然、王彤、谢畅、李珣、高卜凡、许佳敏、胡紫涵、曾子欣、汪雨迪、耿潇益、胡清扬、张书畅、潘小汀、郭子萱
作曲:鲁澄、唐彬、凌中海、田园
音乐:自得琴社、刘索拉
多媒体:王韧
排练:王蒋悦梦、张鹿、赵佳、唐乙民
灯光:胡俊东
服装:武娟
造型:王乔叶
舞监:李佳霖
海报拍摄:陈锐
统筹:付一然、井志伟
演出单位:上海电影职业艺术学院、复旦大学学生舞蹈团、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系、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剧场汉唐舞传承与创作中心、鼓楼西剧场汉唐舞创作中心
【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剧场青年孵化平台】
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剧场青年孵化平台是为具有成长性和发展空间的国内青年舞蹈艺术家搭建的交流及展示平台。该平台由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剧场发起并筹建,旨在为优秀的青年舞蹈家们提供创作资源、经费、宣传,以及交流学习的机会,促进发展、催化创新,为中国本土原创舞蹈作品进一步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提供新的平台。
购票须知:
1.取票方式:为避免演出前取票人员大量聚集,售票处将进行人员分流,请于演出日之前取票或者于演出当天提前90分钟到场并遵循剧场安排有序取票;
2.入场时间:为避免演出前观众大量聚集,演出提前60分钟可进入剧场,提前30分钟可进入观众席;
3.入场条件:观演期间请全程佩戴口罩。
4.购票时请确认好订单信息(场次时间、票价、张数、座位等),演出票一经售出,不支持退换。
- 购票须知
1、演出详情仅供参考,具体信息以主办方公布信息及现场为准,请准时到场以免错过演出。
2、鉴于文体演出票品特殊性(具有时效性、唯一性等特征),一旦用户与卖家达成有效订单代表交易协议生效,用户不能主动要求取消交易(因演出活动被取消或延期除外),详见 < 常见问题-退换票 > 。
3、鉴于票品的不可复制性与稀缺性,本平台对演出(活动)有购买数量限制,平台有权无理由取消任何用户超过限购数量的交易,平台识别同一用户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同一注册手机。
4、本平台尽最大努力促使卖家对交易协议的履行,如果卖家付票过程中发生问题,本平台可寻求其它卖家提供更高票面或相同票面更好位置票品代替,否则,平台将全额退款并按订单上约定的赔付方式与金额向用户进行赔付,详细规则请见 < 常见问题-无票赔付 > 。
随时购票安全快捷
票品保真假一赔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