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介绍
陶身体剧场“数位系列”《13》《14》,把“宇宙的缩影”放进身体里
《13》《14》,身体新语言的探索
一生一世,身身不息
2023年2月,陶身体剧场获得威尼斯双年展舞蹈银狮奖,陶身体剧场的艺术总监陶冶与排练总监段妮也成为史上第二位荣获狮奖的中国人。获奖的消息一经释出,引起巨大反响,也把舞团再次拉回大众视野,而上一次引起波澜的是2022年成立了十四年的舞团面临解散与再度重启。
数位系列作品《13》《14》是舞团重启后的首创作品——以上下场进行同台合演,创作观念也更极致地指向了对身体新语言的探索,亦包含着两个数字相结合后的美好寓意——一生一世,身身不息。本次《13》《14》作为上海首演,也是上海文化广场与陶身体剧场就“数位系列”全部作品呈现的延续,把舞团极致而纯粹的理念传达出去。
13
编舞:陶冶
作曲:小河
灯光设计:马悦、陶冶
服装设计:段妮
服装制作:DNTY
舞者:黄七七、鄢煜霖、徐福进、佟雨升、李思雨、刘译仁、孙蕾芮、李佳钰、吴振凯、程乐婷、万露、逯文超、邢锦航
作品时长:30分钟
《13》是编舞陶冶的第十二部数位系列作品,这部作品以三位一体的概念来对应数字13,其中包含了独舞、双人舞、群舞,这三种身体的连接方式构成了整部创作。在作品《13》里,舞者们相连成一个整体,再逐渐裂变为不同的形态,在运动中持续不断的舞段变化,开启了一个复杂的物理世界:实现撞击、挤压、融合、坠落、反弹、拉扯等无穷现象。身体之间通过慢速、中速、快速的律动节奏,幻化为水流、山石、万物。此时,身体作为分子,展示了天地间的玄妙莫测。 一元、二元、多元的概念形成了一种规律,在此次创作中,编舞陶冶以舞蹈的三种形态、音乐的三种元素、时间的三种变化来联结成一个混沌的整体,在严谨即开放的编排理念中,回应了当下具象、无常的不同状态。
14
编舞、声音概念:陶冶
灯光设计:马悦、陶冶
服装设计:段妮
服装制作:DNTY
舞者:黄七七、鄢煜霖、徐福进、佟雨升、李思雨、刘译仁、孙蕾芮、李佳钰、吴振凯、程乐婷、万露、逯文超、刘黎嫄、张卓瑶
作品时长:30分钟
《14》作为编舞陶冶的第十三部数位系列作品,他将舞蹈运动的最终意义指向了节奏与变化。如何挑战身体新的语境?这一次,他以直面动作中动和静之间的时间与空间,来对应圆运动的曲线迂回,舞者将用身体的停顿与变化来进行回应。该作品的音乐大胆启用了单一极简的平均律,用时针递进的方式来对应舞蹈中身体变化万千的繁复动态,通过少即是多的视听关系,将陶身体的圆运动体系拓展到语汇的极致。空间中点线面的切割与折叠,身体重心失衡时的激荡与摇摆,让作品再次回归到纯粹的身体运动,一切可能性将在变与不变的节奏中展开万象之途。
媒体评论
“陶身体剧场是一个具有远见、使命和宗旨的杰出舞团。就像过去伟大的舞蹈家一样,他们将身体的本质理解为‘宇宙的缩影’,并从中找到了自己独特的领域去探索和扩展。他们在这个陌生领域的深入探索是巧妙的、重要的、有启发性的,在观看他们的同时,我们也被他们的才华和睿智所拥抱和激发。”——韦恩·麦格雷戈(威尼斯双年展评审会,舞蹈领域主席)
“陶冶有一种将观者拉入其极简无奢的内在冥想之境的能力,如果你心驰神往,便会发现身体就是一处神圣的所在。”—— 美国《纽约时报》
“看了他们的作品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编导和舞团的创始人陶冶如此抢眼。他是中国正在蓬勃发展的当代舞界一股强劲的新兴力量。”—— 英国《泰晤士报》
- 购票须知
1、演出详情仅供参考,具体信息以主办方公布信息及现场为准,请准时到场以免错过演出。
2、鉴于文体演出票品特殊性(具有时效性、唯一性等特征),一旦用户与卖家达成有效订单代表交易协议生效,用户不能主动要求取消交易(因演出活动被取消或延期除外),详见 < 常见问题-退换票 > 。
3、鉴于票品的不可复制性与稀缺性,本平台对演出(活动)有购买数量限制,平台有权无理由取消任何用户超过限购数量的交易,平台识别同一用户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同一注册手机。
4、本平台尽最大努力促使卖家对交易协议的履行,如果卖家付票过程中发生问题,本平台可寻求其它卖家提供更高票面或相同票面更好位置票品代替,否则,平台将全额退款并按订单上约定的赔付方式与金额向用户进行赔付,详细规则请见 < 常见问题-无票赔付 > 。
随时购票安全快捷
票品保真假一赔三
